1、金屬沖壓一段時(shí)間后,由于退料板在工作中受力,很容易產(chǎn)生變形,需要重新加工或者修磨。
2、可能是模內的避位設計不合理,可重新修模處理。
3、重新更換模具導柱,不然導柱的拉傷或損壞會(huì )使退料不順暢。
4、假如上模板和退料板都在摩擦中產(chǎn)生了磁性,就的進(jìn)行退磁處理。
5、定位裝置失準,出現差錯時(shí),要重新進(jìn)行調整,且需糾正送料裝置。
6、頂料銷(xiāo)如果出現不吻合的情況,也需重新設計其排布位置。
7、加工中的頂料力不合理時(shí),需要更換新的彈簧。
8、上模與退料板之間配合不夠,需修理退料板,使兩者間配合。
9、滑塊間的吻合度不夠,應修理滑塊和導向槽,使之合理。
10、當上模出現拉傷劃痕或者不夠光滑時(shí),就得更換上模座。